日本模具加工技術展覽會每年舉辦一次,在東京、大阪兩地輪流,由于受大地震、海嘯、核泄漏等災情影響,本應于2011年在東京舉辦的第22屆日本模具加工技術展覽會停辦,第23屆日本模具加工技術展覽會于2012年4月18日至21日在大阪舉行。與前幾屆一樣,由日本金屬沖壓工業協會主辦的日本金屬沖壓技術展覽會(2012)同期同地舉辦,二者合一。本屆這一由日本模具工業協會主辦的展覽會二者合一之后,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6個廠商,801個標準展位,在約160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中展出了各種模具及模具制品、模具標準件、模具加工技術和設備、刀具與工具、檢測設備、清洗設備、模具修補設備、模具熱處理和表面處理設備、模具材料、輔料、沖壓設備、快速成型設備、軟件及有關技術等,還有許多與上述內容有關的周邊相關設備。在眾多的展品中,模具加工技術及裝備的展出面積最大,日本、美國、德國、英國、瑞士等許多著名廠商都展出了最新的高水平展品。模具展商主要來自日本、中國和韓國,其中包括臺灣在內的中國展商共有50多個,僅次于日本。在四天的展覽期間,同期活動和各種交流會、演講會等內容豐富多彩。由11個大學(中國3個,日本5個,韓國3個)的學生模具作品及其成形件(注塑件、沖壓件)在展覽上展示,大學生們還對各自的作品在專門的演講會上進行演講,介紹他們的設計與制造全過程,有資深專家對他們的作品進行評議。這一統一出題、各自設計制作的作品集中展示與評議活動已堅持多年,今年已是第四次,這一活動對促進中日韓三國大學生交流與提高及人才培養都很有作用,參加這一活動的師生都感到大有收益。四天的展覽共有近5萬人次的觀眾,絕大多數都是專業觀眾,素質較高,因此展商比較滿意。
日本模具工業從2007年以來呈下滑態勢,尤其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比上年大幅下滑近30%,之后的2010年和2011年模具生產全額基本與2009年持平,2012年開始已有復蘇跡象。如果以生產模具的數量計,則成“V”型恢復,但2011年尚未達到2008年的水平。
根據日本機械統計,日本2012年舊的模具生產額與上年同比增長8.9%。正如日本模協上田騰弘會長所說,這次展會是在日本經濟已開始復蘇,而世界范圍內競爭還在加劇的環境中舉辦的,大家都面臨著成本不斷上升,利潤率不斷降低和人才不足的壓力。日本模具工業在技術上仍有競爭優勢,今后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培養人才,滿足市場快速響應和客戶的需求,創造更大價值。模具工業仍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這次展覽會上展出的模具及其制品品種比較齊全,沖壓模、塑料膜、鑄造模、鍛造模、橡膠模、粉末冶金模、擠壓模、模具標準件等都有展出,中國展團也展出了級進模、注塑模、沖壓注塑復合膜、精密壓鑄模、粉末注射模、精密模具標準件及超硬合金材料等技術含量較高的展品。精密模具與超精加工技術及設備在本屆展覽會上頗具特色,引人入勝。
超精加工方面,有關設備定位精度,可控制在0.005-0.01µm,加工精度達到0.1µm,表面粗糙度可達到Ra ≤0.004µm。超精密CNC成形平面研削機床鏡面加工可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達到Ra0.16µm電加工設備成型加工精度可達±0.8µm,表面粗糙度達到Ra≤0.05µm.展覽會上見到的用于在模具型面上同時加工多個小孔的細電極直徑只有¢0.05±0.01µm,線切割機床最細線電極已達到¢0.03mm。展覽會上鏡面研削加工的模具鏡面已到達Ra0.4mm的表面粗糙度。超高速加工已可在模具型腔表面直接加工出 ¢0.035mm的小孔(展品中的小孔深度為0.024mm)。
精密模具方面,注塑模已可使注塑件尺寸到達0.1±0.01m及注塑中¢0.72±0.015mm的小齒輪。展品中薄壁塑件的壁厚只有0.15±o.015mm,還有用模具生產出來的每克重量內計有幾千個的具有各種復雜形狀的小注塑件。沖壓模具及制件展品中有可以在0.05mm薄材上連續沖切出寬度為0.08mm,間距為0.02mm的精密零件。展品中還有直徑只有¢0.1mm的細小沖頭等。
展位上還有作為樣品送給參觀者的引線框架,其引線腳數為208,腳間間隙為0.072mm,由高速沖床用精密級進模沖壓而成。電子工業和信息產業仍舊是精密模具的大用戶。本屆展覽會上為醫療器械和LED服務的精密模具的數量多于往屆,而且質量和水平也都有很大提高,這也反映了一種發展趨勢。展覽會上展出的許多模具制件(沖壓件、注塑件及組件等)都要用放大鏡才能觀察其形狀,反映了微注塑成型及模內組裝和超精密沖壓的進一步發展。
本屆展覽會中,復合精沖、光學測量,運用的應力分散加工技術進行厚板(如25mm)精沖,沖壓、冷鍛、高強度及超高強度板成型技術、智能加工及自動化加工技術的展出也很吸引人。各種軟件的展示、掩飾也吸引了眾多觀眾。展覽會上的很多場次的技術講座與交流參加都很踴躍。選購模具加工設備的人流較多。這些都顯示了模具工業仍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在與國內參展企業的座談中,不少企業都認為我國模具工業一方面亟待提高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控制產能。現在無序發展的不良后果已經顯現。從模具大國走向模具強國任重道遠,必須步步為營,謀定而動。為了使展覽能吸引到更好的效果,有些參展企業還提出了一些諸如美化展示,進行特裝,配好的翻譯等建議,這也說明企業對參加國外展覽會和開拓國際市場的關心。
(周永泰,中國模具工業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