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進入客車市場還不到10年,卻做出現在輝煌的戰績,讓人不得不思考:為什么比亞迪發展地這么快?
2016年,比亞迪新能源領域全球總銷量約11.4萬臺,同比2015年增長70%,居全球首位。其中,新能源客車全年銷售13278臺,環衛及物流車859臺,去年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1.4萬臺,同比增速高達162%。另外,2016年6米以上客車生產企業銷量排名中,比亞迪占據行業第四;公交客車銷量排名第三;而在10米以上中大型新能源客車銷量排名中,比亞迪占據行業第一。
以上這些數據表明,比亞迪已經進入國內一線客車陣營,新能源客車領域甚至稍有領先。
其實,比亞迪宣布正式進軍純電動客車領域其實是在2009年。2010年,在巴菲特、芒格、比爾·蓋茨見證下,首臺K9純電動客車在湖南長沙基地才下線。電動君想說,相比宇通這些發展幾十年的客車品牌,比亞迪進入客車市場還不到10年,卻做出現在輝煌的戰績,讓人不得不思考:為什么比亞迪發展地這么快啊?
為了探索這個問題,近日,電動君走訪了位于杭州余杭的比亞迪客車基地,了解比亞迪客車品質工藝及杭州公交實際運營情況。參觀完基地總結一下,有以下三個重點,它很好且全面地反映了:為什么比亞迪發展的這么快。
掌握核心技術,全產業鏈布局形成體系競爭力
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是什么?對,就是三電技術,分別是電機、電池與電控,其中電控也分整車電控、電機控制系統與電池管理系統。目前,國內大部分主機只掌握了整車電控部分(VCU),對電機、電池、電機控制器與電池管理系統則比較陌生。
而比亞迪客車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先進電池技術的客車制造廠商,并且唯一一家全部掌握電池、電機、電控等全產業鏈新能源核心技術及整車技術的主機廠。
依托這些核心技術,比亞迪有能力推出全系列純電動客車產品,具體包括K6、K7、K8、K8S、K9等全系列公交車及C9、C8、C6等道路客車,覆蓋 6米~18米產品系列,提供不同電量及續航里程等多種配置選擇,覆蓋公交、定制巴士、通勤、旅游、接待等各細分市場。所以,一方面能夠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性能、高安全的的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另一方面,也能夠為各個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有了這些完善的服務與方案,比亞迪商用車產品推廣起來相對容易。
堅守綠色夢想,推動公交電動化成為國家戰略
2014年0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根據《意見》,交通運輸部隨即制定與之配套的有關文件:明確到2020年新能源城市的公交車達到20萬輛、新能源出租汽車和城市物流配送車輛要達到10萬輛的發展目標。顯然,公共交通成為當前純電動汽車最好的出路與市場。
其實,早在7年前,比亞迪就已經提出公共交通電動化解決方案:通過“純電動公交+純電動出租車”組合代替傳統燃油公交和出租車。如今,公交電動化已成為國家戰略,深圳即將成為全球首個純電動公交車城市,太原已成為全球首個純電動出租車城市。在這股東風下,比亞迪由于布局較早,提前享受了政策紅利,這也是比亞迪發展這么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運營實戰經驗豐富,產品力夠硬
前幾年,很多自主品牌搞“走出去”戰略,都在宣稱打入東南亞、進攻歐美市場之類的。但是,從現在結果看來,對于大部分自主品牌來說,似乎口號大于實際,而比亞迪就是那一小部分。
2015年,比亞迪成為中國首個登陸日本的中國汽車品牌,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打造全球最大的電動BRT公交系統。2016年,比亞迪簽署美國加州羚羊谷交通運輸局85臺純電動大巴訂單,51臺全新12米單層純電動大巴在倫敦投入使用。今年伊始,比亞迪純電動大巴相繼獲得倫敦首個10.8米的純電動大巴訂單、北荷蘭8臺純電動大巴采訂單和澳洲40臺12米純電動巴士的大額訂單。另外,比亞迪已在美國、巴西、匈牙利建設電動大巴及電池工廠,據統計,比亞迪在全球的新能源業務已經拓展到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240個城市。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動作頻頻,甚至奪得2015、2016連續兩年全球新能源銷量冠軍,而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先生在2014年摘得新能源領域的奧斯卡獎——“扎耶德未來能源獎”。顯然,比亞迪不僅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代名詞之一,更成為中國汽車品牌的一面旗幟。
而在國內,比亞迪純電動客車已在杭州、南京、深圳、廣州、長沙、武漢、大連、西安、寧波、包頭、承德、海東、汕尾、汕頭、禮泉等各線城市大批量運營。在產品力方面,比亞迪客車總運營里程達7億公里,其中單車最高行駛里程突破38萬公里,保持著當前全球純電動公交車最長行駛里程記錄。還有,通過與一些比亞迪新能源車型的司機溝通,電動君發現,品質相對過硬,是他們選擇比亞迪新能源車型的重要原因,另外,上個月,比亞迪唐擊敗眾多合資車型,成為中型SUV前十里面唯一一款新能源車型,也是國產車里面質量最好的車型。所以,運營與實戰經驗豐富,再加過硬的產品力,是比亞迪發展這么快的又一重大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