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羞羞网站_成人在线免费网站_欧美a在线观看_免费的黄色片

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模展 >> 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 >>詳細內容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現代模具制造技術及設備評述

來源:       時間:  2013-03-05 10:01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
現代模具制造技術及設備評述

DMC2012模具制造技術與設備評述專家組

摘要:對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上展出的模具制造技術及關鍵設備,檢測儀器及刀具等進行了評述和分析,介紹了現代模具加工技術及設備的現狀、亮點和發展動向。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DMC2012)于2012年5月31~6月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展覽會云集了來自中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和美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家廠商參展,展出面積超過7萬m2。DMC2012是展示國內外模具、模具制造技術及設備的重要舞臺,體現了我國模具工業的技術水平和發展趨勢,也是國內外同行開展交流和經貿活動的高層次平臺。本屆展會上,模具加工設備的展出面積約占70%,尤其是數控特種加工機床中的數控電火花加工機床國內外知名廠商悉數到會,充分反映了當今數控電火花加工機床的國內外先進水平。
1數控特種加工機床
1.1 數控電火花加工機床
本屆展會上,國外廠商主要的參展展品有:瑞士阿奇夏米爾公司的FO350SP、FORM200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及CUT2000 OIL Tech(油工作液)、CUT2000、CUT200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日本沙迪克公司的AG40L、AD30L、AQ45L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AP200L、AG400L、AQ400L、AQ600L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日本三菱電機公司的EA8A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MV2400R、MV1200R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日本牧野公司的EDAF3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U3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德國英格索爾(OPS INGERSOLL)的GANTRY  EAGLE 400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等。
國內參展的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有: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DK7632、蘇州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LA500、北京阿奇夏米爾工業電子有限公司的CA20U、CA30等;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有: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DK7140、北京阿奇夏米爾工業電子有限公司的SA20、蘇州寶瑪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的EDMN640CNC等;參展的多次切割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中走絲機床)較多,基本上每個電火花加工機床展位上都有多次切割機床。例如:蘇州三光的HA系列機床、北京阿奇夏米爾的FW2U機床、蘇州寶瑪的BM400—C機床、蘇州新火花機床有限公司的M732機床、上海大量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的TP400—8WPC—B機床以及江蘇冬慶數控機床有限公司、杭州華方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的多次切割機床等。
國內外數控電火花加工機床的評述、報道較多,本文僅就當前幾個熱點和亮點進行評述。
1.1.1 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采用水、油工作液加工的發展動態
當前,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WEDM—UT)已發展得相當完善,尤其是國外的水平更高,如參展的瑞士阿奇夏米爾公司的CUT2000及CUT2000 OIL Tech等系列機床,日本沙迪克公司的AP200L、AG400L、AQ600L等系列機床,日本三菱電機公司的MV2400R、MV1200R等MV系列機床,牧野的U3機床等。這些機床的精密制造技術、精密加工技術、自動化智能化技術、電極絲(雙絲)自動交換技術、配備自動托盤轉換裝置的工件自動交換技術、網絡遠程控制技術等都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有的專家甚至說,今后WEDM-UT的精密加工技術的發展空間已相當有限。我國的WEDM—UT雖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也在不斷進步,例如,蘇州所、蘇州三光、北京安德建奇、北京阿奇夏米爾等公司的WEDM-UT的加工精度達±2μm、表面粗糙度Ra0.2μm、最大切割速度可達300~350mm2/min;蘇州所和蘇州三光的DK7632以及北京阿奇夏米爾公司的CA2U機床還具有自動穿絲等功能。
雖然WEDM—UT的精密加工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尤其是國外機床),但以往加工的工件表面質量達不到機械精密磨削的水平,這主要是由于WEDM-UT的工作液為去離子水,在加工硬質合金時,硬質合金的粘接劑鈷會在水中溢出,造成硬質合金的表面產生“軟化層”,影響了加工表面質量。研究表明,如果硬質合金在水中浸泡80h以上,硬質合金材料的表面會粉末化,而目前高速沖壓模的沖頭和凹模的鑲塊都采用硬質合金。由于硬質合金在沖壓模中的普遍應用,其表面質量引起了廣泛關注,即使工件是鋼材,在去離子水中也會產生銹蝕或點腐蝕,這成為WEDM—UT高水平的精密加工技術不能直接完成精密零件和模具加工的主要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最初瑞士阿奇夏米爾提出了“表面完整性”技術的研究,即把表面“軟化層(變質層)”控制在1.0μm以內。后來,日本沙迪克開發了以油作為工作液進行加工的AP系列機床,使得不論是硬質合金還是鋼在進行精密加工時,都可以獲得良好的表面質量。但是以油作為工作液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粗加工和第一次修切加工速度很低,而在去離子水中加工,當前的加工速度最高水平已達500mm2/min,因此制約了以油作為工作液的WEDM-UT的發展;但在精加工方面,瑞士阿奇夏米爾的試驗證明,在Ra≤0.2μm時去離子水工作液和油工作液的加工速度已非常接近。所以瑞士阿奇夏米爾推薦,用戶基本上是加工硬質合金材料,又要求高的表面質量時,如硬質合金鑲塊的精密多工位級進模、粉末冶金模、信息通信行業的電子元器件的高速沖壓模等,則采用油工作液機床;而對于表面質量要求很高的小型零件加工,如手表行業的小型零件的加工等,也應采用油工作液機床;其它情況則應選用去離子水加工機床。
最近,在去離子水工作液中加工的工件表面質量問題,以及在油工作液中加工速度的問題都有了新的進展:一是采用油工作液的日本沙迪克公司對水工作液防銹、防腐蝕開展了進一步的研究,采取了電防腐蝕和化學防腐蝕兩方面的措施。在電防腐蝕方面對Super—BS防電解電路進行了改進,主要是針對不同的工件材料,設定適合工件材料的不同參數,進一步抑制了銹腐的產生;在化學防腐蝕方面,采用了“RUST—less”選配件,可抑制在水中浸漬加工以及加工后工件長時間放置在水工作液中產生的銹蝕、腐蝕等現象。二是瑞士阿奇夏米爾公司一直以水工作液實現精密加工,但在今年的展會上,第一次展出以油作為工作液的CUT2000 OIL Tech機床,并且可以實現Ra0.03μm的精密加工。面對油工作液機床粗加工及第一次修切加工速度低的問題,他們認為,其獨有的雙絲交換切割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1.1.2 五軸聯動精密電火花成形加工新技術
這次展會上,蘇州所展出的DK714O五軸聯動精密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是根據國家數控機床重大專項任務所研制的新產品,機床采用了主機主要結構件的有限元分析、優化設計技術、熱變形檢測分析技術、數控軸全閉環控制技術、五軸(x、y、z、A、C)五聯動專用數控系統軟硬件技術、超光加工技術、智能化技術以及專家系統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總體水平已基本達到發達國家同類產品的水平。機床的研制成功為航空航天及精密模具制造領域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高端裝備,并且已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
1)開發了鈦合金、高溫耐熱合金等難加工材料的高效脈沖電源,可對脈沖前沿快速、精準檢測,以實現等能量脈沖加工、對放電狀態進行檢測,以實現加工過程適應控制,還具有高精度穩壓等功能,在難加工材料的加工方面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航空航天工業難加工材料的加工提供了加工性能優異的先進裝備。
2)為帶冠整體渦輪盤扭曲葉形五軸聯動加工開發了五軸聯動電火花加工的CAD/CAM軟件系統以及成套加工工藝技術,完成了高溫耐熱合金、鈦合金材料的帶冠整體渦輪盤扭曲葉形的五軸聯動電火花成形加工,并已應用于火箭發動機渦輪盤等產品的加工,這是金屬切削機床難以完成的加工技術。
1.1.3 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與高速銑的系統集成
在模具加工中,由于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NCSEDM)和高速銑(HSM)各具特長,且相輔相成,所以NCSEDM和HSM已成為高效、精密模具加工的核心技術。由該核心技術組成的成套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成套解決方案在機床制造企業為用戶服務方面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即針對用戶的加工對象提供成套的機床裝備和成套加工工藝技術。例如,瑞士阿奇夏米爾公司為國內某企業提供的精密LED硬質合金模具成套加工機床和工藝技術。該成套解決方案是用阿奇夏米爾公司的ROBOFIL440CC  WEDM—UT進行硬質合金模具的外形加工,用米克朗(MIKRON)公司的HSM300  HSM進行銅電極加工,最后用阿奇夏米爾公司的FO350SP  NCSEDM完成硬質金LED模具的加工。這是專門針對特定加工對象提供成套設備及成套加工工藝技術的典型范例。
成套解決方案的進一步發展是NCSEDM與HSM的CAD/CAM技術。例如,日本三菱電機及牧野開發了利用HSM與NCSEDM進行電極制作和模具加工的CAD/CAM技術,以日本牧野的成套加工系統為例:先由模具3D模型建立電極3D模型(CAD)并生成EPX格式文件,采用FF/eye生成電極銑削加工程序,由HSM(或加工中心)進行電極銑削加工(CAM);采用EPX格式文件,生成電火花成形加工程序,采用通用夾具,將銑削加工的電極安裝在NCSEDM主軸上,由NCSEDM進行模具成形加工(CAM)。
當前成套解決方案的最高階段是系統集成。國外,電火花加工機床(EDM)的系統集成主要包括NCSEDM、HSM、機器人(或機械手)、電極庫、工件庫等要素。以瑞士阿奇夏米爾公司的EDM系統集成為例,是由瑞士system  3R公司的機械手、電極庫和工件庫與一臺阿奇夏米爾的FO350MS  NCSEDM和米克朗公司的HSM500  HSM進行系統集成的,機械手的一端可將電極毛坯自動放入HSM500中進行銑削加工,并將所有加工好的電極放入電極庫中,以待下一步進行放電成形加工;機械手的另一端進行工件的自動交換和管理,工件庫中的待加工工件等待系統的指令,待加工工件經測量和調整之后,機械手將會掃描所有待加工工件和電極,并通過操作員在軟件系統中的排序和管理,控制所有待加工工件的加工順序和狀態,以完成全部放電成形加工。這種系統集成還可以有多種組合。例如HSM和NCSEDM的集成,HSM不但完成電極銑削加工,還可進行工件的高速銑加工,對工件中需要NCSEDM加工的部分,采用HSM制作好的電極進行放電成形加工;也可以根據加工工件的要求,進行NCSEDM、HSM、WEDM—UT三種機床的系統集成,WEDM—UT可經完成工件的型孔加工等。
成套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將成為我國EDM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1.1.4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多次切割技術成為熱點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WEDM—RT)以往又稱“快走絲機床”,雖然最多可以四軸(x、y、u、v)聯動,但由于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加工表面質量水平較低,所以一直被列為低檔機床。
近幾年開發的多次切割WEDM—RT(又稱中走絲機床),由于可對工件進行粗、中、精多次切割加工,故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有較大改善,目前生產WEDM—RT的廠家幾乎都生產多次切割WEDM—RT,是當前的一個熱點。
多次切割WEDM—RT與以往WEDM—RT相比水平有很大提高,例如蘇州三光機床,切割厚度40mm的Cr12材料,對邊為15mm的八角,經4次切割后Ra0.8μm,加工精度≤0.005mm;蘇州寶瑪機床的最大切割速度為200mm2/min,加工精度<0.01mm,表面粗糙度Ra≤0.8μm;蘇州新火花機床的最大切割速度為200mm2/min,加工精度0.005mm,表面粗糙度Ra0.8μm;上海大量機床的最大切割速度>150mm2/min,加工精度0.005mm,表面粗糙度Ra≤0.8μm;杭州華方機床的最大切割速度200mm2/min,精度0.005mm,Ra1.0μm;還有如北京阿奇夏米爾、泰州冬慶等公司的多次切割WEDM—RT也都達到了相應的水平。這些指標表明,多次切割WEDM—RT已達到中檔機床的水平。
雖然多次切割WEDM—RT與普通WEDM—RT相比有較大的技術進步,但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鉬絲運行空間位置精度的保持性問題。引起這個問題的因素較多,如電極絲的換向引起電極絲張力的波動;加工過程中電極絲在高溫影響下,引起屈服強度的變化和彈性變形,進而引起空間位置的變化;電極絲的重復使用,引起電極絲的損耗(變形);硬度遠大于銅絲且高速運行的鉬絲,不可避免地引起導輪、導向器的磨損,進而影響導輪、導向器的精度和壽命等問題都影響空間位置的精度。針對上述問題,各企業做了許多工作。例如,針對電極絲往復運動的張力波動問題設置了張力控制裝置。蘇州寶瑪多次切割機床采用了閉環張力控制電路,該電路通過鉬絲張力傳感器,檢測鉬絲張力的變化,實時調整加工時的鉬絲張力,以達到控制張力的目的,該電路采用頻響特性達到2kHz的小功率交流伺服電動機作為實時調整張力的執行元件,以保證鉬絲恒定張力伺服跟蹤的控制精度;蘇州新火花采用雙向漲絲及導輪組導向結構,改善了鉬絲的平穩運行等。對電極絲的導輪、導向器的精度、壽命及防水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加工過程中減小鉬絲的損耗也不斷取得進展,例如杭州華方機床切割40萬mm2工件,鉬絲損耗0.01mm;還有如改進進電裝置,消除或減小鉬絲在進電塊間的機械磨損,造成鉬絲損耗,有利于鉬絲在導向器中配合精度的提高等。以上這些,都是為提高鉬絲在空間位置精度而采取的措施,已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應該指出,上面提到多次切割WEDM—RT存在的問題,基本上是一些固有的問題,如鉬絲往復運動和周期性停、放電造成張力的波動。雖然采取了恒張力措施,但其水平還是難以與WEDM—UT相比,故當前還是難以長時間保持鉬絲空間位置精度的穩定。因此,多次切割WEDM—RT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達到了中檔機床的水平,但精度的穩定性和保持性仍是今后重要的課題。
1.2 數控激光加工機床
這次展出的激光加工機床不多,而且參展的基本是外資企業,主要有以下幾種。
1.2.1 數控激光雕(銑)機
瑞士阿奇夏米爾展出的LASER500激光雕銑機床,具有3軸(x、y、z)、4軸(x、y、z、c)和5軸(x、y、z、A、B)數控功能,激光器為20W光纖激光器,可以選配50W光纖激光器,激光頭為3軸,也可以選配5軸(傾斜激光頭),主要用于二維或三維物體高效可重復的紋理、圖案、標志和標記、微細結構的雕刻加工,可對鋁、銅、鋼、石墨、硬質合金、黃銅、陶瓷等各種材料進行雕刻加工,還可以對放電加工用的石墨電極和銅電極進行雕刻,實現先激光加工后放電加工。這種加工方法對于多個相同紋理、圖案、標志、標記的加工具有重要意義。
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Shining3D—LaserEngraving系列激光內雕機(又稱水晶激光雕刻機、3D激光機),采用進口激光器,自主設計控制系統。可用于水晶、玻璃制品的加工。
高速桌面式系列SPARK、ARGUS是先臨三維推出的全新外觀的高速三維激光雕刻機。融入多項高新技術,使雕刻速度達到4000點/s,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大幅面系列GlassMax激光雕刻機(激光內雕機),可雕刻幅面為1350mm×1750mm×80mm的平板玻璃制品。
1.2.2 數控激光三維切割機床
關于激光切割機床的報道很多,這里簡單介紹一下三菱電機展出的VZ系列二氧化碳三維激光切割機床。
該系列機床采用2kW、3kW、4kW二氧化碳激光器。配置2kW或3kW激光器的VZ10型激光切割機床,只進行二維或三維切割加工;VZ20型激光切割機配置4kW激光器,可進行二維、三維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該系列機床采用激勵型三軸正交發振器,以進一步提升加工性能;采用的高速能量傳感器,對激光束的輸出功率進行實時監測,穩定控制設定的輸出頻率,能連續加工鋁、銅等高反射材料;激光氣體封閉循環式運行,使更換氣瓶時間大幅度延長,降低了運行成本;準時供電方式,是采用光束通時(發射時)瞬時供電光束中斷的省電方式,大幅降低耗電量,達到節能的目的。
1.2.3 激光熔融快速成形機床
雷尼紹(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參展的AM250激光熔融快速成形機床體現了一種新的加工工藝技術。該機床基于CAD模型驅動下的離散堆積3D成形原理,通過高能束光纖激光聚焦的能量,將微細的金屬粉末在嚴格控制的環境下,經過完全熔化制成3D實體,所制作的金屬層厚度為20~100μm,主要用于醫療(整形外科)、航空航天及電子等領域。
1.3 超聲波加工與傳統加工技術相結合的復合加工機床
超聲波可以加工非常堅硬的材料和脆性材料。將傳統的加工技術和超聲波加工技術結合應用在一臺機床上,機床就具備了加工各種材料的能力。德國德馬吉這次展出的復合加工機床,實際上是在常規機床上換上帶超聲波的刀柄來實現兩種加工技術的復合。超聲波的產生是通過感應的方式將高頻電信號,從位于主軸的固定線圈傳送到位于刀柄的旋轉線圈,提供給驅動刀柄壓電元件高頻,并在刀尖上相應地產生20~50Hz的振動,然后將刀具的振動與轉速高達42000r/min的旋轉主軸結合在一起。
以往也有這兩種加工技術相結合的機床,但超聲會使整個主軸都振動,影響主軸精度和壽命,因此限制了在機床上的應用。現在可以通過氣隙傳遞超聲能量,因此可嚴格地將振動與主軸隔離,將振動限制在刀具區域,所以只要通過自動刀具交換系統,就能實現常規刀柄和超聲波刀柄的自動交換。
這種復合加工技術還具有自適應控制/聲控裝置,能夠在加工過程中自動地調節進給率,從而產生一個可控的加工環境,使刀具的切削力降低,切削速度保持不變。超聲波發生器控制系統可以手工輸入超聲波參數,如頻率、振幅和輸出功率,也可以用隨機提供的智能軟件,自動調節超聲波參數。
這種加工方法,可以加工高速銑以前從未加工過的材料。例如,硬質合金加工,即采用一個超聲波刀柄和一把金剛石刀具加工硬質合金,與傳統的加工技術相比,可以降低刀具的磨損。
2高速銑床、加工中心及數控雕刻機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舉辦之際正值歐美經濟處于動蕩回升乏力之時,因此國外展商都對本屆展會寄予拓展產品銷售的愿望,幾乎所有國際知名的模具切削加工設備尤其是加工中心和數控銑床制造廠都有近年研發的新型產品參展,如瑞士阿奇夏米爾集團展示的MIKRON高速、超高速鏜銑加工中心,采用直線電動機驅動,其進給速度可達60m/min和100m/min,主軸轉速可達54000r/min;德國DMG(德馬吉)展出的HSC75Linear高速加工中心的進給速度可達90m/min;意大利Breton公司展出的MATRIX系列五軸聯動高架動梁式加工中心具有在工件一次安裝下完成銑、鉆、攻絲及車削、磨削等復合功能,它的A/C雙擺銑頭切削扭矩高達480N•m,快移速度達60m/min,立式的回轉分度臺可作高達500r/min的車削和磨削加工,是加工大型模具的高效設備;美國HASS(哈斯)自動化公司的加工中心以重載強力銑削見長,但也重點推出了用于模具加工的小型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在模具加工中心方面日本的參展商眾多,包括MAKINO(牧野)、MAZAK(馬扎克)、OKUMA(大隈)、MORI  SEIKI(森精機)、KITAMURA(北村)和TOSHIBA(東芝)等公司的展品引人注目,較全面地反映了他們在精密模具加工機床和工藝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尤其是牧野展出的V33i微米級精度的精密加工中心和東芝展出的UVM—450C亞微米級加工精度的高精密加工中心更顯突出。
綜觀本屆展會在模具加工領域的加工中心和高速數控銑床有以下三方面的技術特點。
2.1 模具加工中心從高速精密加工向微細精密加工發展
上世紀90年代高速銑削在提高模具加工精度、減少后續精整加工的工作量、縮短模具制造周期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對薄壁模具效果更為明顯,推動了適用于高速加工的加工中心和銑削工藝的發展。
對于模具精加工通常用球頭立銑刀,因此高速加工中心所配置銑頭的轉速較高,通常認為主軸轉速在20000r/min以下只能作為常規轉速。主軸轉速的提高主要受軸承高速性能、潤滑條件和主軸動態剛度等因素制約,目前滾動軸承的高速主軸≤54000r/min,而用空氣軸承則可達60000r/min。
提高主軸轉速可以在保持較高的金屬切除率的條件下減少銑削力,并有利于切削熱隨切削過程排出,但要獲得良好的加工表面還需控制更多的工藝因素和進一步提高機床的性能。例如日本牧野株式會社提出了“微觀平順切削(Micro  Flush  Fine  Cutting)”的理念,簡稱FF。其實質是為使切屑能流暢地從切削點流出,從而獲得優質的加工表面,它包括以下五個要點:
1)切削液經主軸內孔直接注入刀具前面,使切屑流暢,而不形成切屑瘤引起崩刃,并能減少傳至工件的切削熱。
2)控制工件與刀具的溫度,主要通過提高切削速度來減少傳至工件的切削熱,并減少每個刀齒在一轉中參加切削的比例以減少刀具的溫升。
3)精加工三維雕塑型面時,宜使刀具每轉的進給量與周期行切進給量一致,可使表面顯得平整。
4)合理選擇切削路徑如按等高輪廓線銑削,以保持切削力的恒定,更精確的加工可以通過程序編制中的偏移來補償切削力不一致引起的偏差。
5)為了獲得極小的表面粗糙度和高精度,需消除機床和刀具在高速旋轉時的振動,且要求伺服進給平穩、精確,以及熱位移的穩定。
近年注塑件要求形成各種逼真的材質觀感的表面紋理,因此對注塑模表面提出更勻稱、精細的紋理加工要求。
基于上述要求,用于制造精密模具的加工中心須具有以下基本性能:
1)具有良好的動態性能和抗熱位移的特性。如高速主軸的內外徑需精心修整,動平衡使主軸轉速達30000r/min時主軸端雙振幅≤0.5μm;主軸中心和夾套用大量溫控冷卻油來降低溫升;軸承由內環小孔噴射潤滑。
2)刀具采用雙面接觸HSK刀柄。對于小直徑的銑刀,采用直接夾持刀具系統替代刀柄和夾頭可使振動進一步降低。
3)進給系統具有高速平穩運動的性能,且能實現0.1μm的精確進給。
4)對于精密模具,為保證不受環境溫度波動對表面精細紋理均勻性的影響,需采用各種環境控溫措施,如熱防護罩殼的隔熱控溫,其樹脂混凝土(人造大理石)整體構件可增大熱容量減少溫度波動。
對展會中一些代表性的模具加工中心列表對比如下:
 2.2 大型高速立式加工中心的發展為中大型模具提供更靈巧的制造裝備
立式加工中心對模具加工具有很好的實用性,但傳統的主軸箱懸伸的十字工作臺式的立式加工中心的剛性和承載能力較差,故一般模具用的立式加工中心大都小于630㎜,而中大型的模具通常都帶有模架,模具的尺寸和重量均較大,故一般中大型模具大多應用龍門銑床或龍門加工中心進行加工。但其操作的接近性、方便性和精度方面都不及立式加工中心。
展會中牧野和德馬吉均展出了用于中大型模具加工的高速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其中,牧野F8加工中心的工作臺尺寸為1550mm×800mm、承載2500㎏,X/Y/Z行程為1300mm/800mm/650mm,主軸最高轉速標配為10000r/min,可選20000r/min,切削進給速度 24 m/min,按ISO標準定位精度0.006㎜,重復定位精度0.004㎜。
其機構特點為一體式的立柱橫梁布局,主軸懸伸小結構對稱,整機靜動態剛度高、振動小,且配以主軸軸心和夾套的冷卻系統和軸承內圈壓力噴射潤滑,使機床熱穩定性好,即使更換刀具仍有很好的接刀精度,并具有良好的高速進給的運動精確控制技術 ,故是一臺適用于加工高表面質量中大型三維輪廓模具的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反映了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的發展方向。
2.3 模具加工應用軟件提升模具表面質量和加工效率
模具大都為三維自由曲面,因此要獲得優化的刀具軌跡和高品質的加工表面,不僅需要有高效、精密的加工中心和數控銑床,還需仰仗完善的加工程序。一個好的計算機輔助加工軟件(CAM)是在充分掌握加工中心特性的基礎上,融合制造訣竅與經驗而開發出的專用軟件。例如米克朗HSM400 LP加工中心提供的OSS軟件模塊可選擇精度優先、速度優先或表面質量優先等過程優化的控制;大隈為其加工中心提供的“超級NURBS ”能在確保復雜曲面達到指定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實現高速和高表面品質的加工。
牧野則為其加工中心研發了以下兩套模具三維曲面加工的CAM軟件。
1)FF/CAM三維模具加工軟件系統。FF內涵已在前面做了介紹,其中心內容除了涉及機床機構保持溫度控制、運動平穩和提高制造精度外,在工藝上還要求優化運動軌跡、保持穩定的切削條件和選用合理的行距進給量等措施,以確保刀具運動的平穩性和切削力的一致性,從而保證加工表面的平順性和縮短加工工時。
該軟件備有工藝數據庫,為各種工件材料、刀具和切削條件提供適用的精細加工的程序和數據。
2)STL/CAM注塑模表面紋理加工軟件系統。由于塑料、橡膠、玻璃等注塑件要求具有某種質的的觀感,例如微絲紋可使塑料件有金屬加工后的表面質感,銀杏樹皮可使塑料件有木質感,而粗獷的凹凸起伏可形成巖石的質感等。這些紋理都是極為微細并需模擬實物表面的復雜形態,而該軟件的使用將大大簡化編程的工作量。
這種軟硬件結合的做法,不僅方便用戶使用,也提高加工中心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這次展會對我國機床行業的產品發展的一些啟示:
我國機床行業參展的廠商較為踴躍,各種規格的加工中心都有展出。例如,以加工中心為主導的南通科技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無論在參展面積,還是產品品種方面都反映出國產加工中心的技術進展,但是通過與國外一些廠商的同臺競技,也看到了國產加工中心的努力方向:
1)首先是國產加工中心大多為通用型,功能、結構較多雷同,缺乏針對模具加工特征開發的加工中心,而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寶馬有限公司展出的數控雕刻機就其結構來說是從數控儀表銑床發展而成的輕型多軸聯動中心,雖然其切削能力并不強勁,加工精度也不算高,但能滿足電器開關、小家電組件、鞋底、車燈罩、飾物和玩具等注塑模的加工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因此有必要根據市場不同的需求進行產品細分,開發出適用于模具加工的高效精密加工中心。
2)其次,針對高檔模具加工對精度穩定性和微細表面紋理的平順性等要求,需要解決加工中心的精化制造、高抗振能力和熱位移穩定控制技術,以及適當提升其切削能力,實現在一臺加工中心上完成由粗至精的全部工序,從而有助于提高模具的制造效率。
3)本屆模展在時間上與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CIMES 2012)較接近,因此影響到一些機床企業高檔數控機床的參展,未能全面展示出國內新產品的技術水平。
3測量儀器
本屆展會,來自德國、英國、日本、瑞士、挪威、美國、意大利、韓國、新加坡和國內公司等近50家國內外著名廠商展出的三坐標測量機、影像測量儀、便攜式CMM、便攜式掃描儀、激光跟蹤儀、激光干涉儀、直線光柵、角度編碼器、在線檢測裝置、在機檢測裝置,集中展示了現代測量儀器向高精、高效、多功能復合化、測量現場化、檢測在機化和網絡集成化方向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現代測量技術的發展趨勢。
3.1 三坐標測量機
海克斯康測量技術(青島)有限公司展出了新一代GLOBAL Silver(亮箭系列) 橋式三坐標測量機。全新的GLOBAL Silver SF系列,采用最新的DC運動控制技術、優化的運動算法和增強的軟件功能,使掃描測量速度提高35%;采用先進的結構結合線性溫度補償技術,使該系列測量機能在15~30℃的車間環境下,提供高精度的測量。該系列三坐標測量機,行程范圍為700mm×1000mm×700mm,測量精度為MPEE=(1.5+3L/1000)µm。
用于大型工件測量的Alpha Performance大型龍門式測量機。采用雙光柵檢測、實時幾何誤差補償和溫度補償系統保證測量精度,行程范圍為2000mm×3300mm×1000mm,整機測量精度MPEE=(3.5+3.5L/1000)µm。
用于高精度測量的PMM—C Infinity超高精度三坐標測量機可以配備LSP—S4三維掃描測頭。行程范圍為1200mm×1000mm×700mm,測量機的整機測量精度MPEE=(0.3+L/1000)µm,重復精度可達0.1µm。
蔡司工業測量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蔡司在全球的三個生產基地之一)展出了2012年3月發布的新一代本土化新產品CONTURA G3大型橋式三坐標測量機。該測量機的橋架采用鋼鋁結構,重量輕且具有極好的剛性,鋁質部件上的CARAT涂層使其具有良好的溫度穩定性和使用壽命;新設計的空氣軸承從結構上保證了機器的長期穩定運行;整體設計減輕了運動結構的重量,實現了更高的動態性能。CONTURA G3的Z向最大測量范圍為1200mm×2400mm×1000mm。使用具有20736個空間位置(步距角2.5°)的RDS旋轉測座,搭配蔡司VAST—XXT 掃描測頭,不僅可以測量工件的尺寸誤差,還可以測量工件的形狀誤差。
展出的全新ACCURA橋式三坐標測量機,采用創新的高性能保溫技術(F.I.隔離技術),可在20~26℃的車間溫度下實現同等測量精度。配備具有MASS技術的ACCURA橋式三坐標測量機,可以使用卡爾蔡司的全系列測頭,包括ViScan光學測頭和LineScan激光測頭。其測量速度高達800㎜/s,加速度達2300㎜/s²,測量范圍為900mm×1400mm×800mm,測量精度為(1.4+L/333)µm。
三豐精密量儀(上海)有限公司展出了Crysta— Apex S776 高精度CNC橋式三坐標測量機,采用溫度補償系統,保證16~26 ºC 溫度下的主機精度(該溫度補償系統是基于永久安裝在光柵尺上的溫度傳感器和安裝在工件上的溫度傳感器共同監測光柵尺和工件的溫度,輸出測量結果之前,同時考慮工件材料的膨脹系數以及CMM 的特點,將測量結果修正到它在20ºC 時的測量值),具有高速、高加速度的性能驅動系統以及高剛性的設計(為了提高剛性,采用附屬于花崗巖平臺一邊的Y 軸導軌)。該測量機的測量精度(使用SP25M時)M P E E = (1.7+3 L / 10 0 0 ) µ m;驅動速度為各軸8 ~300mm/s ,最大合成速度為519mm/s,最大驅動加速度為各軸 1333mm/ s²,最大合成加速度為2309mm/ s²。
還展出了用于CNC 三坐標測量機的Surface Measure 606非接觸式線性激光測頭。該測頭具有根據物體的表面狀況(色彩和反射率)的變化,自動調節激光強度和相機感光度的功能,可實現無粉和高速掃描。該測頭的測量距離為93 mm,測量幅寬為60 mm,測量深度為6 0 mm,掃描測量的測量精度為12 µ m,數據間距(線條方向)為0.06 mm,采樣速度為75000點/ s(1000點/ 線,75 Hz)。配備具有根據CAD模型數據編制測量程序功能的測量軟件MSURF—G、 MSURF—I,可以大大減少從測量到產品評價的工作時間。
西安愛德華測量設備有限公司(AEH愛德華集團)展出了橫梁采用45°r 斜樑結構的Daisy系列橋式三坐標測量機。該測量機具有空間誤差修正功能,可配置點測量的接觸式測頭、連續掃描測量的接觸式測頭、光學測頭、線激光和點激光測頭,用于完成各種測量任務。該公司的MGH—786高精度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量精度M P E E = (1.2+L/400) µm。
尼康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展出了LK V 10.7.6 + 交叉掃描系統XC65Dx橋式三坐標測量機。LK V采用工業陶瓷材料的橫橋、主軸和花崗巖工作臺,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剛性,采用高性能空氣軸承 、零遲滯的摩擦傳動裝置及高分辨率的光柵尺保證測量機的高精度和高重復性。可支持觸發式測頭、模擬式掃描測頭或激光測頭等多傳感器,滿足各種測量應用。測量精度為(1.8+L/350)μm。其LK V HA高精度橋式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量精度為(1.5+L/375)μm。
XC65D(—LS) 交叉式激光掃描測頭采用多線激光技術(專利技術),可以同時從三個方向掃描工件,具有只需一次掃描即可采集產品特征、邊緣、腔體、肋狀物和自由形狀的三維細節數據的特點。該激光掃描測頭還具有智能化的激光強度自動調節功能,使其可以實現無粉、高速掃描測量。XC65D(—LS)的掃描速度為(交叉掃描模式)3× 25000 pts/s、(線掃描模式)1 × 75000pts/s,條紋寬度為3 ×65mm,測量精度為20μm。
雷尼紹(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展出了英國RENISHAW公司新推出的三軸Equator™ 300比對儀。該測量機以生產件與標準件的傳統比對測量方法為基礎,采用自動比對測量替代手動測量,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由于標準件的“重新校對”與生產件的“測量”同樣快速,生產線可以定期采用“重新校對”工序,對熱效應進行補償,從而使其能在車間環境條件下應用。該測量機采用雷尼紹SP25模擬掃描測頭,掃描速率為1000點/s。其工作空間為:XY ?300 mm 、Z 150 mm ;光柵分辨率為0.02μm;比對測量的不確定度為± 2μm;重量為25 kg 。具有體積小、易于安裝的特點,與工件搬運機器人相結合可以方便地集成到自動生產線中,自動生產線可以接收來自Equator的數據并更新偏置,對刀具磨損和機床熱漂移的影響進行補償,實現在線過程控制,降低廢品率。
英國雷尼紹(Renishaw)公司新推出的“PH20新型五軸觸發式系統”(PH20 測座),采用獨特的“測座碰觸”,通過移動測座(測座的快速旋轉運動),而不是移動坐標測量機結構來采集測量點,可以更快地采集測量點并提高測量精度和重復性,應用在三坐標測量機上可顯著提高測量機的測量效率(比傳統系統提高兩倍)。
3.2 影像測量儀
海克斯康測量技術(青島)有限公司展出了用于小型電子模具、塑料模具等精密模具檢測的Optiv Classic系列、Optiv Performance系列和高精度Optiv Advantage系列、Optiv Reference系列復合式影像測量儀。Optiv 的多傳感器技術將光學和觸發測量集中在一套系統中,根據工件的幾何形狀、材料和精度要求可選擇最合適的傳感器進行測量。系統可支持光學傳感器、觸發傳感器、激光測頭以及白光傳感器(CWS)。Optiv配備具有利用原始CAD模型進行編程和與測量結果比對功能的PC—DMIS VISION 測量軟件,大大提高了測量效率。其Optiv Advantage 663高精度影像測量儀的測量范圍為 650mm×600mm×300mm,測量精度為E2=(1.0+L/700)µm。
三豐精密量儀(上海)有限公司的Quick Vision Stream系列CNC 視像測量系統,采用了創新的圖像獲取技術,借助新開發的頻閃照明系統使其具有連續測量功能,并仍然保持測量儀的測量精度。該技術通過取消傳統測量過程中加速、減速以及讓工作臺保持不動的時間,來提高測量效率。與傳統系統的測量效率相比,該系列的測量效率提高了5 倍多。
蔡司工業測量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展出的O—INSPECT,具有“四合一”復合功能的影像測量儀。“四合一”可以實現一機多用(投影儀、三坐標測量機、輪廓測量儀和顯微鏡)。該測量儀的長度測量精度為(1.9+L/250)µm。
尼康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展出了新的iNEXIV VMA—2520全自動視頻圖像坐標測量儀。它具有8方向程控LED環形照明,10倍變焦比的5段程控變焦鏡組, 5級放大倍率,可滿足不同視場及倍率要求。物鏡采用消畸變的大視場測量專用復消色差型物鏡,工作距離長達73.5mm,具有智能搜索功能,可完成自動目標定位,確保自動測量程序的不間斷運行,其Z軸行程長達200mm。VMA—2520可以選配激光測頭和接觸式測頭,并支持接觸式測量模式與非接觸測量模式的混合編程。
西安愛德華測量設備有限公司(AEH愛德華集團)展出了CV系列影像測量儀、UG系列復合光學測量和接觸測量的影像測量儀。UG系列的分辨率為0.1µm,測量精度為E(XY)=(1.5+L/300)µm。
思瑞測量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展出了SVM DCC Standard系列、Classic系列全自動影像測量儀,測量儀采用花崗巖的底座、立柱,保證機械系統的穩定性,采用連續可調的LED冷光源避免造成被測物體的熱變形。配備的PC—DMIS VISION 測量軟件采用全中文界面、鼠標點擊操作,具有自動抓取、自動尋邊等智能功能,易學易用。Standard系列的分辨率為1µm,測量精度為(3+L/150)µm。Classic系列的分辨率為0. 05µm,測量精度為(2.8+L/150)µm。還展出了SVM DCC系列大行程影像測量儀。
奧智品光學儀器(上海)公司展出了Vantage™300全自動影像測量儀,SmartScope® Vantage™300采用OGP公司專利所有的TeleStar®10:1光學變焦鏡(為全程遠心式、連續變焦的AccuCentric®,放大倍率改變時可進行自動校準),具有連續變焦的功能。可以配置接觸式探針、TTL 激光、激光指示器、微型探針、旋轉臺以及SP25連續接觸式掃描探針。其MeasureMind® 3D多傳感測量軟件可以對采用各種測頭的測量進行編程,并使之自動運行。照明有輪廓燈、LED 同軸TTL 表面燈、以及8 區/6 環光圈SmartRing™ LED。Vantage™300的測量范圍為300mm× 300 mm× 250mm,分辨率為0.1μm。還展出了CNC250經濟型自動影像測量儀,測量范圍為 250 mm× 150 mm× 200 mm,光柵尺分辨率0.5µm。
威申精密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展出的 InTegra系列精密影像測量儀是VGS推出的結合工具顯微鏡、三坐標測量儀和影像儀的復合式影像測量儀,配備多功能的QC3D專業測量軟件,滿足各種測量的需要,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東莞七海測量技術有限公司展出了SMART和 Eagle手動影像測量儀、ACCURAI 5040半自動影像測量儀、一鍵式影像測量儀。該公司“五合一”自動影像測量儀,采用在一臺影像儀上同時配備了5個高分辨率鏡頭,可同時測量5個零件并輸出5組報告,實現了高效測量,廣泛應用于平板類產品的檢驗。
3.3 便攜式CMM、便攜式影像掃描儀、便攜式激光掃描儀
海克斯康測量技術(青島)有限公司展出了利用機器人提升測量效率的自動化拍照式白光測量系統Cognitens WLS400A和利用機器人加工消失模的ROMOCUT可移動式模型銑削系統,并展示了與生產線集成的自動化檢測和加工,備受業內專業人士的關注。
展出的新一代Cognitens白光測量系統(手動版Cognitens WLS400M白光測量系統和自動版Cognitens WLS400A白光測量系統),采用碳纖維外殼和緊湊的結構設計,以及數字化立體影像測量技術和創新的LED照明技術,用于生產現場自動完成各種三維檢測任務。
展出的ROMER 絕對關節臂、集成充電電池和WiFi無線通信功能、數碼相機,采用主軸無限旋轉技術、Zero—G平衡桿系統、絕對編碼器、碳纖維臂身、新型測頭TKJ接口,具有測頭自動識別功能。其點測重復精度為0.016 mm,空間長度測量精度為0.023 mm。 
還展出了新開發的ROMER管件測量系統,該管件專用測量系統的測量范圍為2.5m或者3.0m,用于管件的現場測量。
法如科技在本屆模展新推出了采用藍牙無線通信技術的FARO Edge便攜式測量機,測量臂采用內置觸摸屏PC和SmartArm測量程序使其無需外接電腦即可進行基本的測量;配有藍牙、WiFi、USB、以太網通信接口和用于實現選件快速更換的智能多功能手柄端口;配備內置溫度補償傳感器,使其可在10~40℃環境條件下進行測量;具有接觸式測量和非接觸式測量功能。該測量臂的測量范圍有三種規格:1.8m/2.7m/3.7m,測量精度最高可達0.024mm 。
尼康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展出了MCA II —便攜式測量臂。 MCA II系列測量臂有六軸和七軸兩個版本。 該測量臂可配各種測頭,用于進行觸發式測量和連續掃描測量,具有自動測頭識別功能,更換測頭無需重新校準。采用WiFi無線數據通信技術,實現無線操作。其測量范圍為1.8m,MCA II 七軸的點測重復精度為0.024mm,空間長度測量精度為0.035mm。MCA II 六軸的點測重復精度為0.016mm,空間長度測量精度為0.023mm。
用于MCA II測量臂的ModelMaker MMDx手持式激光掃描測頭,具有增強傳感器性能(ESP3),在掃描期間激光掃描測頭會自動跟蹤物體表面狀況(色彩和反射率)的變化,實時調整激光功率和傳感器的設置。MMDx還配備了智能防反射過濾器(具有過濾掉分散在多個方向的所有反射激光的功能),從而使它可以掃描任何材料,無需重新掃描或噴粉處理。其掃描精度可高達10µm。
API(美國自動精密工程公司)展出的Axxis便攜式三坐標測量機,采用高強度、輕便、溫度膨脹系數小的碳纖維材料,重量在4kg左右,采用USB數據接口,具有自動溫度補償功能。其測量范圍可以選擇2.6~4.2m,高精度的Axxis6—100/M測量直徑為2600mm,測量精度為0.060mm。
AxxisScan便攜式三維掃描儀(7軸)的基本系統包括Axxis的柔性三維關節臂、Scaner激光掃描測頭。并集成了CMM、三維掃描、CAI功能,具有一機多用的特點。其采樣速度每秒高達26000點,測量景深為100~200mm ,測量精度為0.05mm(2σ),重復精度為0.02mm(3σ)。
邁卓諾測量系統有限公司(挪威METRONOR AS)展出了基于攝影測量技術的高精度光電式便攜坐標測量系統(光筆測量儀)。展出的SOLO便攜式測量系統是由單個相機、光筆測頭和計算機組成的單相機測量系統,DUO便攜式測量系統是由雙相機、光筆測頭和計算機組成的雙相機測量系統,可用于中、大尺寸的檢測。該系統還可配備若干個LED光靶,將LED光靶固定在被測工件上,利用三角測量原理,系統可以同步測量這些LED的空間坐標,實現對大型零部件的測量。該系統具有的多點同步測量功能可實現很多獨特的應用,如實時變形的監測等。系統的測量范圍可達30m,測量精度可達25µm。
德國Breuckmann公司展出了采用微結構光投影技術、非接觸式掃描技術的smartSCAN系列(入門型)、結合機器人實現自動掃描的stereoSCAN系列、用于大型物體高精度掃描檢測的naviSCAN系列、適用于渦輪葉片檢測的b—INSPECT系列、結合回轉臺定位系統實現自動掃描檢測的d—STATION系列三維掃描系統,體現了該公司專業制造三維掃描儀的最新成果。
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新的高精度雙目三維掃描儀OptimScan,采用鋁合金整體成形的外框,局部采用碳纖維質感材料對外觀、結構進行了改進,增強了產品的穩定與高效率的性能。配套的軟件有Shiningform XOR逆向設計軟件、Shiningform XOV三維檢測軟件,實現從三維掃描到逆向設計和三維檢測的一體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該掃描儀的單面掃描范圍為200mm×150mm,掃描方式為白光,非接觸式(拍照式),單面測量精度為0.015mm,單面掃描時間<5s。
同時展出了 用于大尺寸(幾米甚至幾十米)工件三維檢測的Shining3D—Metric攝影測量系統。該系統與Shining3D—Scanner系列三維掃描儀配合工作,快速獲得高精度、超大工件的三維整體數據,有效減少累積拼接誤差。其Shining3D—Metric—H型攝影測量系統的測量范圍為0.1m×0.1 m×0.1 m~50 m×50 m×50m,三維測量精度≤0.10mm/4m,可應用于汽車、航天航空、船舶工業、建筑、大型文物、發電設備及工程機械等領域。
還展出了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hining3D—Camera系列三維相機(又稱三維拍照機),采用多目視差法和光影梯度法,通過瞬間取像即可一次性生成180°的真實立體模型及其表面色彩信息,可快速進行三維拍照形成三維人像,對人體三維掃描構建人體數字化,可應用于醫療整形、數字娛樂、三維身份識別和個性化定制行業。其Shining3d—Camera M1型三維相機的3D重建精度為0.5mm。
溫澤測量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展出了能實現全自動掃描測量的新一代MobileScan3D便攜式CNC激光掃描系統。MobileScan3D由激光測頭、兩軸高精度旋轉頭、高精度轉臺、控制箱和三角架等組成。該系統的掃描測頭運用兩軸高精度CNC旋轉頭(可360°連續定位的B軸和C軸),并配備CNC控制的高精度轉臺(第三個CNC控制軸)對被測工件進行360°旋轉測量,得到的掃描結果自動完成拼接,無須使用標識點,減少了累計誤差。系統應用新一代“藍光”激光掃描測頭,具有自動調節的激光強度和傳感器靈敏度的功能,自動適應不同的零件表面,使其適用于幾乎所有物體。掃描過程由CNC控制,無須人工干預,最大程度保證了系統的精度和可重復性,系統最高可獲得0.01mm的精度。該系統可用于實現零件的逆向工程與檢測的自動化。
還展出了專門用于葉片測量的CORE—DS光學高速多軸測量系統。CORE—DS使用的光學測頭應用了創新的白光點光源進行數據采集,直徑小至9µm的光點可以檢測到零件表面最細小的幾何特征。光學測頭的應用完全避免了接觸式測頭容易產生的半徑補償錯誤。系統具有每分鐘高達4200點的采點速度和高動態多軸聯動測量功能,以及一鍵式測量結果評價的功能。應用CORE—DS對中規格的葉片進行三個截面型線的檢測只需2min,大大提高了葉片的檢測速度。
Creaform形創中國貿易公司展出了新推出的MaxSHOT 3D光學坐標測量系統(由視頻攝像頭、磁性編碼目標點、標定桿和VXshot處理軟件組成)。該系統基于一系列的拍照,快速生成物體的高精度定位模型,生成的定位模型與MetraSCAN三維激光掃描儀配合使用,用于重新定位掃描檢測的對象,從而提高大型零部件的測量精度。該系統的空間測量精度為0.025 mm/m。
北京天遠三維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新的采用碳纖維結構設計的OKIO—H照相式三維掃描儀(該系統在物體表面投射光柵,用兩架攝像機拍攝發生畸變的光柵圖像,具有標志點自動拼接功能和獨特的GREC全局誤差控制功能,可實現物體表面三維輪廓的精確測量)。其OKIO—H—400三維掃描儀的測量范圍為200mm×150 mm~400 mm×300mm,測量精度為0.02~0.03mm,掃描速度<2s;OKIO—S—100三維掃描儀的測量范圍為50 mm×38 mm~100 mm×75mm,測量精度為0.008mm,掃描速度<2s。掃描測量的速度明顯得到提高。
上海數造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3DSS便攜式三維照相測量儀,采用碳纖維外殼、LED光源(壽命超過1萬h)、具有全自動參考點拼接功能。其3DSS(精密型)便攜式三維照相測量儀的掃描范圍為100 mm×75mm,點距為0.06mm,單幅測量時間為5s,測量精度為0.01mm。該公司的桌面式三維激光掃描儀3DLS—L(直線式掃描),采用帶細分的步進電動機驅動工作臺進行直線式掃描。掃描速度>30000點/s,掃描精度可達0.05mm。
馬路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ATOS Triple Scan三維光學掃描儀。采用新的藍光窄域波長投影技術,掃描時CCD只能夠接受藍光波長的光源,故掃描時不受環境光的干擾,無需對物體表面進行處理就可以得到精確的測量。采用藍光光源還具有使用壽命長、發熱量小、維護成本低的特點。其ATOS Ⅲ Triple Scan三維光學掃描儀的CCD像素為2×800萬像素,測量點距為0.01~0.61 mm。
威申精密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的LaserQC® 激光掃描儀(具有自動校準功能的高精度二維激光掃描儀),特別適用于各種鈑金零部件的首件檢測(FAI)、數理統計過程控制(SPC)和逆向工程設計。LaserQC®具有檢測速度快(每秒鐘可以采集580個數據)、檢測精度高的特點。LaserQC可以在生產車間現場檢測零部件,完成精確的掃描測量,并將測量結果與CAD設計規格進行即時比較,從而使生產技術人員即刻了解加工零部件的質量偏差,及時加以改進和調整。其LaserQC800的最大(單次掃描)掃描尺寸為 760mm×760mm,最大掃描零件厚度為200mm,測量精度為±0.05mm。LaserQC專用軟件的功能,包括首件檢測、測量結果統計分析和逆向工程設計功能。
蔡司工業測量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展出了多功能的METROTOM工業CT檢測系統。該系統具有無損缺陷檢測、幾何測量、三維數模對比及逆向工程功能,可用于裝配檢查、結構分析、缺陷檢查及壁厚分析等。
3.4 激光跟蹤儀、激光干涉儀、球桿儀、檢測裝置
海克斯康測量技術(青島)有限公司展出了由電池驅動實現無線操作、整合了能量鎖 (PowerLock)和目標自動識別(ATR)等先進功能、具備IP54防護等級、實現超大空間測量的Leica  AT401絕對激光跟蹤儀。其水平測量范圍為±360º, 垂直測量范圍為±145º,最大測量半徑可達160m;絕對測距ADM的分辨率為0.1µm,測量精度MPE=10µm,激光跟蹤儀主機重量為7.3㎏,具有重量輕、精度高、量程大、目標自動識別等特點。
美國自動精密工程公司展出了新推出的Radian激光跟蹤儀。該激光跟蹤儀具有兩種測量模式,當使用普通的目標靶測量時,激光跟蹤儀采用三維跟蹤測量模式,當使用STS六維傳感器時,激光跟蹤儀采用六維跟蹤測量模式(可同時測量X、Y、Z、俯仰角、偏擺角、滾動角)。與該公司原Tracker3激光跟蹤儀相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測量速度快、測量范圍大、支持多靶球操作的自動識別功能、監測儀器工作狀態的自診斷功能和靶球自動鎖定功能。其水平測量范圍為 ±320º ,垂直測量范圍為 -60º ~79º,最大測量半徑為80m,激光跟蹤儀主機重量為7.7㎏,絕對測距ADM的分辨率為0.1µm,IFM靜態測量精度為±10µm。
該公司新推出的具有自動定位反射靶功能的第二代AT活動靶標與激光跟蹤儀配合使用,可用于大型機床的快速標定,為大型機床采用空間誤差補償技術實現空間誤差補償,提供快速、有效的檢測手段。
法如(FARO)科技公司展出了 FARO Laser Tracker ION激光跟蹤儀,采用快捷精密的集中式絕對測距儀aADM,具有SelfComp功能、智能預熱功能、一體化的氣象站、一體化的精密水準儀等功能。其測量范圍可達110m,在10m范圍內空間測量精度為0.049 mm。
英國雷尼紹(Renishaw)公司展出了用于數控機床回轉軸精度檢驗的新型XR20—W無線型回轉軸校準裝置(是原RX10回轉軸校準裝置的全新替代產品)。該裝置采用雷尼紹的先進軸承和光柵技術以及藍牙 (Bluetooth®) 無線通信技術實現無線操作,避免了原RX10的電纜因拖曳帶來的安全隱患。XR20—W 無線型回轉軸校準裝置需與XL—80激光干涉儀配合使用。回轉軸的測量速度最高可達10 rpm,分辨率為0.1角秒,角度測量范圍為25轉,測量精度為±1角秒,重量為1.2 kg。
3.5 現代測量儀器的網絡化
海克斯康測量技術(青島)有限公司展出了包括三坐標測量機、關節臂測量儀、激光跟蹤儀、影像測量系統、白光測量系統、機器人測量、在線測量等測量儀器和數字化管理中心實現網絡連接的基于PC—DMIS的數字化檢測平臺。該數字化檢測平臺展示了現代測量儀器融入產品設計、制造、品質保證的全過程,以及測量軟件與CAD、CAM、CAPP、EMS、CAQ無縫集成的發展方向。
三豐公司在本屆模具展上推出了用于集中管理測量數據的MeasurLink®測量數據網絡系統。該系統可以對各工廠分散的數據進行集中管理。
MeasurLink®系統通過局域網從加工車間、檢測室、辦公室(工廠/車間、工廠/質量管理部門)的測量系統、測量工具、PC機中獲取數據并存儲在數據庫中,對工廠分散的數據進行集中管理。MeasurLink®可以支持從孤立的小型系統到應用PC網絡環境的大型系統。MeasurLink®軟件包有7 個軟件模塊可供選擇,使您可以逐步升級系統。MeasurLink®基本軟件包括 MeasurLink SPC Real—Time (PLUS) 模塊 (用于 Digimatic 測量工具)、MeasurLink STAT、Measure (PLUS) 模塊 (用于測量系統)。可選軟件模塊有:MeasurLink工序管理器模塊(用于工序監控)、MeasurLink工序分析器模塊(用于工序分析)、MeasurLink量具 R&R模塊(用于量具 R&R 計算)、MeasurLink量具管理模塊(用于校準歷史管理)。相關軟件: MeasureReport+MS—Excel 模塊(用于創建檢驗報告)。
4.刀具
在上海舉辦的DMC2012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約60家刀具公司參展,其中不乏著名的刀具公司,如瑞典的山高、日本的三菱金屬、住友電工、泰珂洛、韓國的特固克、德國的HAIMER等公司,以及我國的廈門金鷺特種合金有限公司、普威特鍍膜有限公司和星弧涂層科技有限公司等。此外,山特維克可樂滿和Paul Horn公司的部分刀具隨德馬吉公司的機床展出,參與了機床的切削表演;株洲鉆石刀具公司的產品由其經銷商上海精鉆商貿有限公司展出;美國的肯納金屬及其WIDIA公司的刀具新產品也由經銷商代為展出。刀具展商在展示為模具加工開發的新產品的同時,也全面展示了刀具材料、涂層、刀柄系統等所取得的新進展。
首先,在刀具材料方面, PCBN刀具材料性能進一步提高,應用范圍更寬。三菱公司推出的由其獨創的“粉末活性燒結法”制造的PCBN刀片,可用于淬硬模具鋼的高效加工,連續切削和斷續切削均可使用,并開發了帶斷屑槽和用于低剛性加工的修光刃刀片,提高了精加工表面的質量。泰珂洛公司展出的BX910 PCBN刀片,其CBN粒子的分布更均勻,并應用耐熱性更好的結合劑,在高速加工離心鑄造的鑄鐵時,切削速度達到1000m/min。我國廈門金鷺特種合金有限公司展出了該公司新開發的PCBN系列刀具,產品包括可轉位刀片和銑刀、鉆頭等圓形刀具,適用于加工硬度45~68HRC的淬火模具鋼等高硬度材料。各公司還展出了金屬陶瓷、PCD新牌號。
其次,國內外的刀具展商還展出了他們新開發的刀片牌號。這些新牌號的共同特點“新”在刀片涂層的改進。其中CVD涂層的進展是晶粒的細化,通過晶粒細化提高涂層的耐磨性、結合強度和表面粗糙度,如三菱公司開發的由納米結構的Al2O3和納米結構的TiNC組成的涂層刀片,牌號為UE6105,以及該公司的UC5105/5115等牌號;又如株洲鉆石推出的由細晶α氧化鋁和超細晶中溫碳氮化鈦組成的多種CVD新涂層牌號YBM153、YBM253及GP系列牌號等,可大幅度提高刀片的耐熱性能。細晶涂層牌號的例子還有住友公司的超級FF涂層,與以往的類似牌號相比,FF涂層的硬度提高了30%,表面粗糙度降低了50%。山高公司展出的DURATOMIC CVD金剛甲厚膜涂層刀片TK1001、TK2001,耐磨性和可靠性好,刀具壽命長,分別適用于灰鑄鐵和球墨鑄鐵的高效加工。
在本次模展上,PVD涂層的進展主要是含Si和含Cr的涂層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與流行的TiAlN涂層相比,含Si、Cr的涂層在某些應用領域更有優勢。不僅有參展的專業涂層公司如普威特推出了Si系和Cr系的涂層,也有刀具制造商開發的Si系和Cr系涂層,如日立公司推出的由AlCrSi與TiSi多層復合的涂層,把TiSi的高硬度與AlCrSi的高韌性結合起來,可加工65HRC的淬硬鋼。此外,日新公司和星弧公司都展了DLC(類金剛石)涂層,該涂層有很低的摩擦系數(0.06~0.1),可用于涂覆加工石墨電極的刀具或模具,可顯著提高刀具或模具的壽命。
在參展的刀具展品中,結構創新的刀具舉目皆是。新推出的刀具(片)結構,尤其是銑刀,不僅其性能更高、更可靠,而且功能更多,也更環保。首先,由于立裝刀片的承載能力比平裝刀片高、切深大而且裝夾也更方便,成為高效可轉位銑刀的流行結構。日本三菱公司展出了VOX400立裝刀片銑刀,可高效粗加工鑄鐵,每齒進給量可提高30%以上;住友公司的PWS、PWSR型立裝刀片銑刀,為強力方肩銑刀,在提高刀片刃口強度的同時加大了前角,使切削更輕快,PWRS型的刀片還具備分屑槽,降低切削力25%以上。其次,山高公司展出的新一代的快速進給銑刀和小魔王銑刀,都具備多功能銑刀的結構和優點,非常適用于模具的加工,包括模具加工中的型腔銑、槽銑、插銑、平面銑、側面外形銑、斜坡銑和螺旋插補銑等多種不同工序的加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金萬眾公司展出的PCD“快鋒”高速面銑刀,采用鋁合金刀體,每個刀片的軸向位置都有單獨的千分微調機構,可提高銑刀的端跳精度,保證精密加工對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整體硬質合金刀具包括加工模具的各種立銑刀,現已成為量大面廣的通用刀具。此類刀具性能的好壞主要取決于硬質合金棒材的晶粒度。湖南博云東方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展出的超細晶粒硬質合金棒材,其WC原料的晶粒尺寸為0.2~0.3μm,棒材的硬度92.5HRA,強度5100MPa,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除了材料之外,不少公司都展出了整體硬質合金銑刀的不等螺旋角、不等分齒的消振結構,如株洲鉆石公司推出的VSM系列立銑刀。在整體硬質合金鉆頭方面,住友公司展出的SDP—U型超級多用途鉆頭采用雙刃帶設計和月牙形切削刃口,提高了鉆孔的精度,?8mm鉆頭加工C50碳鋼,切削速度80m/min,進給量0.25mm/r,孔深24mm,所加工的1500個孔的尺寸分散度僅0.11mm。
黛杰公司展出的“萬砍”旋銑刀,是一把由整體硬質合金制造的多功能刀具,既可作為傳統的立銑刀用,加工溝槽、側面等,又可用螺旋插補銑(鉆)不同直徑的孔。類似的刀具還有三菱公司展出的AQX型多功能可轉位立銑刀,該銑刀的端刃中有一個過中心的刀片,從而可以實現對模具各表面的加工。這樣的多功能刀具很適合模具加工的特點,可減少換刀次數提高加工效率。
隨著切削加工向著更高效更精密的方向發展,對工具系統的刀柄和刀具裝夾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工具系統的連接和裝夾的定位精度更高,裝夾更牢靠。展品顯示,日本大昭和公司的BIG PLUS兩面接觸的7︰24刀柄得到了更普遍的應用,并出現了BIG PLUS刀柄與CAPTO、HSK、REGO-FIX等高性能刀柄(夾)的組合;ROGI—FIX公司還推出了消振的加長刀柄。這些對于加快BIG PLUS、HSK等新型刀柄的應用、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有重大的實用意義。
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應用的熱裝刀柄的性能有了新的改進。日本恩司迪公司推出的超高精度整體式的熱裝刀柄,在?4mm刀具的4D處的跳動達到1μm,可適用于超高速、高精度加工的小徑刀具。德國HAIMER公司展出的“安全鎖”熱裝刀柄在高溫合金等難加工材料的重載加工中可防止掉刀事故,使高效加工更安全可靠,該系統所要求的銑刀結構已得到一些著名刀具公司的認可和應用。
帶角度頭的刀柄可擴大加工中心的工藝范圍和柔性,并可實現對零件特殊部位的加工,已成為數控工具系統中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結構復雜的模具的加工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日本大昭和公司、恩司迪公司、韓國的大因公司都展出了多功能的角度頭系列產品,配有BT、SK、HSK、BIG-PLUS等各種刀柄。
為滿足綠色制造和環保的要求,參展的新產品中,除了能適應干式切削的高性能刀具外,還盡量提高刀片(具)的利用率,如山高公司展出的“雙面王”面銑刀,其刀片兩面可用切削刃16個,而且裝夾更可靠。又如深圳巴爾斯公司開展了刀具回收業務,以降低加工的成本和節省貴重金屬資源的消耗。更多的則通過刀片槽型的設計,在提高刀尖強度的同時加大刀片的前角,從而降低切削阻力和能源的消耗。
除了上述介紹的新產品外,展覽會還帶來了工具行業在加快向制造服務業轉型過程中發生的變化。一方面,參展的日本、韓國等國外知名刀具展商和我國株洲鉆石公司都介紹了他們為裝備制造業各行業成套開發的刀具,反映出了刀具行業向為用戶服務的方向轉型的趨勢。另一方面,在本屆展會上,一些有綜合實力的刀具營銷商顯現出其專業服務的實力和優勢,如金萬眾、阿諾、上海精鉆、震鑠、仕愷等公司。他們通過代理有實力的刀具公司精品、遍布各地的營銷網絡和豐富的倉儲資源為用戶提供成套刀具或解決方案的服務,甚至提供重磨、重涂、刀具管理、回收等服務,成為刀具行業在向用戶服務轉型過程中新崛起的一支專業力量,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本屆模展較全面地反映了當前切削技術和刀具進步的概貌,為參觀者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資源,將推動模具切削加工技術的進步。展望未來,刀具和模具作為制造業的基礎工藝裝備,模具和切削加工工藝共同被列入國家“十二五‘三基(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支持行業,通過規劃的實施,兩者將攜手加速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進程。

 

?
模具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 ?100元/本? ? ?聯系電話:010-88356463 更多
首頁 | 協會概況 | 協會工作 | 聯系我們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主辦唯一官方網站
中國北京海淀區首體南路20號國興家園四號樓505,506室  郵編: 100044
電話:010-88356463  傳真:0086-10-88356461
電子郵件:cdmia@cdmia.com.cn
網站:http://www.very21.com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0758號   京ICP備17039305號-1
版權所有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