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馬吉森精機-DMG MORI宣布已經收購了德國金屬3D打印公司Realizer 50.1%的股份,正式進入SLM金屬3D打印領域。通過此次收購,德馬吉森精機-DMG MORI將保留Realizer在Borchen的生產組裝中心,并在DMG MORI位于德國 Bielefeld的生產工廠開設選擇性激光熔化(SLM)設備的生產線。
軍臨城下,作為傳統機加工行業的領導者德馬吉森精機控股Realizer,3D科學谷認為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收購金額上可能無法與GE相比,但這將是繼GE收購Concept Laser和Arcam的又一臺行業大戲。
圖片:DMG業務收入,2015年23億歐元, 來源DMGMORI Annual Report
相比于老牌的德馬吉森精機,ReaLizer是一家年輕的企業,ReaLizer于2004年正式成立,主要產品包括SLM 50桌面型金屬3D打印機,以及SLM 100,SLM 125,SLM 250和SLM 300 i工業級3D金屬打印機。可使用材料包括鐵粉、鈦、鋁合金、鈷鉻合金、不銹鋼以及其他定制材料。
3D科學谷認為控股Realizer無疑是德馬吉森精機進入粉末床增材制造技術的快速跳板,Bielefeld是與森精機成立股份公司前,原德馬吉的集團公司總部,Bielefeld生產以車床產品線為主的機床產品。而隨著與森精機的合并,德馬吉森精機的合作優勢越來越體現在德馬吉的五軸銑床優勢與森精機的車床優勢相結合,Bielefeld工廠面臨著新的市場定位的問題,而在Bielefeld工廠開設選擇性激光熔化(SLM)設備的生產線可謂是一舉兩得,不但滿足德馬吉森精機進入新技術領域的需求,也滿足了Bielefeld工廠多樣化其產品生產線的需求。
圖片:德馬吉森精機的增材制造
控股Realizer的同時,DMG MORI也宣布開設新的開源創新數字化軟件:ISTOS( Innovative Software Technologies for Open Solutions)。目前,DMG MORI擁有ISTOS85%的股份。ISTOS的研發中心位于德國杜塞爾多夫,主要負責開發DMG MORI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數字化生產項目。ISTOS將為連接DMG MORI的網絡設備和集成的數字工廠之間起到紐帶作用。ISTOS與西門子的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有什么樣的區別?3D科學谷將繼續進行深入了解。
德馬吉森精機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可能很多來自3D打印行業的朋友并不熟悉這家企業,但下面的視頻或許有所熟悉,這家企業的技術在網絡上被中國網友昵稱為機械帝,其加工技術充分展現了機加工行業經歷百年的發展所達到的令人嘆為觀止的精湛水平。
德馬吉森精機在全球范圍內擁有7000多名員工,在164個國家設有銷售服務中心,其機床銷售與技術服務收入在業務板塊上幾乎平分秋色。
金屬3D打印行業,根據Wohlers報告,2015年3D打印的設備與材料銷售金額為24億美金,其中15億美金為打印設備,7.7億美金是增材制造材料的銷售。僅從銷售額來看,可以說2015年全球3D打印設備與材料的銷售金額與德馬吉一家企業的收入相當(不包括森精機)。可以說相比于傳統制造行業,金屬3D打印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而隨著GE收購Concept Laser與Arcam,將從設備性能與市場應用兩端發力,金屬3D打印行業一方面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也將提升對企業競爭力的全方位考驗。
圖片:世界機床行業銷量,全球673億歐元市場份額,中國占比32%,來源:DMGMORI Annual report
3D科學谷認為,如果說之前像EOS,SLM Solutions這些純粹的金屬3D打印企業在中國還需要花上一段時間逐漸滲透市場并建立自己的服務網絡,那么像雷尼紹、通快、德馬吉森精機這些深耕于中國市場多年的企業在其產品線上加上金屬3D打印這一環則是件輕松的事情,而隨著德馬吉森精機通過控股Realizer正式進入SLM金屬3D打印領域,2017年國內的金屬3D打印市場將開始面臨從銷售網絡到解決方案以及技術服務等一系列全線競爭。
圖片:世界機床行業預測,2017年731億歐元機加工市場,來源:DMGMORI Annual report,數據來源:VDW,劍橋經濟
DMGMORI的大股東中對沖基金埃利奧特(Elliott Management)管理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億萬富翁Paul Singer占據顯要的一席之地,而之前在GE收購SLM Solutions的案例中,正是Paul Singer將他在SLM Solutions的份額增加到了20%,他認為GE低估了SLM Solutions的估值致使收購中斷??梢哉f從投資人這條線上,DMGMORI也與金屬3D打印行業發生著一定的邏輯關系。
圖片:DMGMORI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人結構,Paul Singer占比15%
更何況,DMGMORI本身還開發了混合型增材制造設備LASERTEC 65 3D,5軸數控加工中心上組合激光沉積焊接的AM(增材制造)功能。適合加工的金屬粉體材料包括不銹鋼、難切削材料因康鎳合金(鎳基合金的一種)等。
3D科學谷認為,從技術角度上,我們將傳統減材制造與現代增材制造區別開來,可以說技術類別上是涇渭分明的。而從市場競爭角度上,隨著傳統機床與增材制造或通過收購或通過在減材設備上增加增材功能,傳統機床廠商大舉進入增材制造領域將很快發生。因為,對于這些傳統制造大型企業來說,增材制造將與減材制造形成完美的相互補充。相信不久,誰是傳統設備制造商,誰是3D打印設備制造商,這條界線將不復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