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3D打印快速滲透到各個工業領域,作為工業之母的模具與鑄造業自然也在其中,使用 3D 打印設備成為許多企業的選擇。
小巖井特殊鑄造公司是日本非常著名的汽車部件鑄造公司。其社長小巖井豐己表示,在提供汽車、舷外馬達及水上摩托等使用的各種鑄造試制件時,通常采用砂模來制造。砂模無需開模成本,交貨所需時間更短,利用3D打印技術則是目前砂模制造的趨勢。這一技術通過掃描由三維CAD 數據直接制造砂模。利用德國 EOS公司的 EOSINT S750 的裝置直接打印砂模。傳統的復雜外形鑄件仰賴熟練的手工技師將砂模拆分、制造再粘合起來,同時還需要母模造型、倒模等高難度技術。而利用層積砂模時則不同,可在不進行拆分的情況下,一體制造完成精度更高的任意外形的砂模,與原有的制造法相比,這種制造法可將形成鑄件的工期縮短 50%。
除了用 S750 打印砂模以外,2014 年小巖井公司還從 EOS 公司引進了金屬 3D 打印設備M280。對于一個鑄造企業引進金屬打印設備,小巖井社長表示,購買這一金屬設備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航空航天與醫療方向需求。而現在使用這臺設備除了能滿足這些用戶的定制化的需求以外,還能夠在大大縮短小批量、小型金屬的鑄件時間,制作大概手掌大小的鑄件時間從原先的 1 周縮短到 15 ~ 24 h。
相比日本公司對于研發與創新的投入,德國制造業就更加務實。斯穆+碧根柏是德國著名鋼材與制品廠商,也是寶馬公司的供應商。在變速箱開發與前驅系統開發或小批量生產中,斯穆+碧根柏最需要快速和高效,而常規的熔模鑄造技術一直無法滿足這一需求。斯穆+碧根柏在 2010 開始使用 3D 打印技術,剛開始的時候,通過 Voxeljet 服務中心打印零件,在 24 h 內制造出直徑為 500 mm 的弗朗西斯轉輪塑料模具。中心使用的材料是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軟化點為 73℃,在溫度700℃以上燃燒無殘余物,非常適用于用失蠟法鑄造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