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余杭區、機械工業信息中心協辦的“2014年全國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在杭州余杭隆重召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做了以“2014年我國機械工業運行態勢簡析”為主題的相關報告。現將主要內容摘錄如下:
今年前三季度機械工業“穩增長”成績尚可,增速快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同比增速逐月緩慢回落,8月下行加快;但由于上半年增幅較高,故預計全年累計仍可能達到兩位數增長,明年增速將略低于今年。
機械工業的發展階段、行業結構、產業形態、需求結構、盈利模式等正在發生諸多變化;行業和企業間的分化明顯加大。思考這些變化的內在原因及與分化加劇間的關系,將給予我們諸多啟迪;如因勢而為,將有利于紓緩下行壓力。
從行業結構調整的眾多視角觀察,可以發現行業正在出現一些積極變化:盡管發展速度在減緩,但發展方式正在轉變,發展質量趨向提高,利潤增幅和利潤率已初顯止跌回升苗頭。
增速下行主要是需求增長趨緩、成本剛性上升所致。隨著規模基數增大,實現增長的難度還將加大。加之需求結構的變化和升級,增量主導向存量主導轉變等因素,市場倒逼行業轉型升級的種種壓力還將持續加大。
對于今年機械工業運行態勢的基本看法:需求趨緩,倒逼轉型;穩中有進,基本可期;明年形勢,仍偏嚴峻。
其主要表現為:增速、業態、質量、轉型。
一、2014年前三季度運行態勢簡述
(一)今年前三季度基本實現了 “穩增長”
今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偏緊。機械工業上半年增勢較好,但下半年增速開始逐月遞減。1-9月累計,全行業基本實現了溫和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明顯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
1、 主要經濟指標增長情況
(1)增加值增幅明顯高于工業平均水平
1-9月累計,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高出同期全國工業8.5%的平均增幅2.3個百分點,1-10月累計,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全國工業增長8.4%,機械工業高出2.2個百分點; 與機械工業上年同期增幅相比:今年1-9月10.8%的同比增幅比上年(9.9%)高0.9個百分點,1-10月10.6%的增幅比上年(10.3%)高0.3個百分點。9、 10月當月同比增幅分別為9.3%和9.1%,已低于上年同期。
(2)主營收入實現中速增長
1-9月累計完成主營收入約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65%(較上年同期12.60%的增幅下滑1.95個百分點)。其中:
非汽車行業:10.94萬億元,同比增長 9.50%
汽車行業: 5.02萬億元,同比增長13.25%
(3)利潤總額增長較快
1-9月實現利潤總額10637億元,同比增長15.00%,增幅高于同期主營收入10.65%的增幅,但低于上年全年利潤15.56%的增幅。其中:
非汽車行業6263億元 同比增長11.24%
汽車行業 4374億元同比增長20.84%
(4)增速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
1-9月累計 主營收入利潤總額 稅金
同比增長 同比增長 增長
全國工業 7.94% 7.93% 8.05%
機械工業 10.65% 15.00% 11.70%
非汽車行業 9.50% 11.24% 11.48%
汽車行業 13.25% 20.84% 10.54%
可見:機械工業好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在機械工業中,汽車行業好于其他機械行業;但即使扣除汽車行業,其它機械行業也好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
機械工業發展快于全國工業平均速度契合國民經濟結構調整要求,也是工業結構調整取得進展的表現。因為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裝備工業,發展本應先行一步;而且因其能源、資源消耗強度相對較輕、技術和服務附加值相對較高,所以加快發展有利于提高全國工業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5)產品產量增減不一,總體增長勢頭尚可
1-10月累計,119種主要產品中:產量同比增長的83種,占70%;產量同比下降的36種,占30%。
商用車產銷312.6萬輛和312.4萬輛,同比下降6.30%和7.08%,至此已連續7個月下降,累計同比降幅繼續擴大。
(6)機械產品外貿形勢好于上年
1-9月累計:
進口2423億美元,同比增長9.71%
出口2972億美元,同比增長8.26%
出口增幅與上年同期增幅(4.11%)相比,提高了4個多百分點
1-9月累計實現貿易順差549億美元
2、 主要子行業運行態勢
電工行業:發電設備行業產量同比有所增長,但效益大幅下滑;風力和光伏發電設備產量均明顯增長,火電設備有所增長,水電設備下降,燃氣輪機產量下降較大;高壓輸變電行業形勢不如預期;交流電動機、工業電爐、電焊機等產量保持增長。
汽車行業:1-10月累計,產銷量同比增長,但增幅逐月下行,這一走勢令人憂慮。
乘用車形勢明顯好于商用車: 1-10月累計,乘用車產銷量同比增幅達10%左右,而商用車則為4-5%的負增長。
內燃機行業:
受汽車行業拉動,汽車發動機產量增長比較快,但與農機、工程機械配套的內燃機形勢比較低迷。由于汽車發動機在內燃機總產量中權重較高,故在汽車行業拉動下,內燃機行業的效益與上年相比明顯回升。
儀表行業和石化通用行業:多數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其中:自動化儀表、分析儀器、試驗機、化工設備、泵、風機、空分設備、壓縮機、環保設備等產量增幅較大;但印刷機械行業仍比較低迷。
8月份這兩個行業均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態勢,值得關注。
機床行業:
形勢分化很大:
主機形勢不如工具、磨料磨具,主機行業中金切機床形勢不如成型機床,金切機床中的重型機床形勢不如中小型機床;
但總體而言,高端產品形勢明顯好于低端產品。
從產量看,金切機床同比增速已轉降為升,其中數控機床產量增幅較高。但今年同比增幅較高與上年基數低有關,實際上業內機床主機企業多數仍處于深度困難之中。
軸承行業:
本行業景氣與上年相比有所恢復,近幾個月的當月產量和累計產量同比均已實現正增長。
工程機械行業:
一季度行業景氣曾有所回升,但4月以后又重新陷入回落。挖掘機和裝載機等代表性產品1-10月累計產量已回到深度負增長狀態。由于社會保有量大,且開工率甚低,因此多數產品短期內購機需求難以回升;目前只有壓路機和叉車產銷量仍保持同比增長。
農機行業:
今年年初形勢尚可,但此后逐月下行。1-10月累計,大、中、小型拖拉機產量均為負增長;但玉米收獲機是少數例外,1-10月累計產量仍保持高速增長。1-10月累計,全行業利潤已出現多年來少有的負增長。隨著更多企業的涌入,競爭形勢可能更趨嚴峻
文化辦公設備:
受手機照相功能對傳統照相機的替代沖擊,以照相機為代表的文化辦公設備行業近年來的形勢一直比較差。產量連年大幅下滑,今年1-10月照相機累計產量同比仍為深度負增長。可喜的是復印設備仍實現了較大增長。
3、拉動增長的兩大主要因素
一是汽車行業的拉動作用突出;
在機械工業主營收入中占比高達近32%的汽車行業1-9月主營收入增幅達到13.25%、利潤總額增幅達到20.84%,均大大高于同期機械全行業平均增幅(10.65%、15.00%),從而拉動了機械全行業的增速攀升。
二是原材料價格處于低位,有利于機械工業降本增效。
2014年1-10月價格指數累計同比
機械工業 99.06
燃料動力 97.72
鋼材 96.31
有色金屬 95.88
(二)、在基本實現“穩增長”的同時,轉型升級也有所進展
1、行業結構和發展模式有積極變化
(1)行業結構在朝著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方向調整
汽車、環保設備、基礎件、儀器儀表等利于民生和提高全行業素質的子行業增速明顯快于全行業平均水平。
(2)現代制造服務業發展提速
越來越多的企業由“硬”產品生產者向“用戶完整解決方案”提供者升級,并因此而彌補了需求增長趨緩的缺口,保障了銷售額和利潤的較快增長;
(3)網絡化運營等新興商業模式在少數先行者中開始探索:如江蘇遠景能源公司依靠一批海歸高智力人才,以網絡技術和智能技術為支撐,利用全球資源,著眼于世界市場,以系統集成的方式切入高端風電市場,輕資產運作;并積極籌劃在摘取工程服務紅利的基礎上,進而再開辟能源管理的新藍海。
2、產品結構升級有新進展
(1)以機床行業為例
1-9月累計:金切機床產量數控化率為29.73%,比上年全年的28.8%提高了0.93個百分點;機床工具行業進口增長10.75%,但出口增長高達22.68%;金切機床出口增長18.21%,其中數控機床和加工中心增幅高達30.94%和19.43%。以上數據表明:機床產品結構正在提升。
(2)汽車行業主營收入增幅高于產量,利潤增幅高于主營收入
1-9月累計,汽車產量增長8.1%,主營收入增長13.25%,利潤總額增長20.84%,其中主營活動利潤增長19.38%。可見:汽車行業的產品升級和產業鏈的延展正在取得進展。
(3)新能源汽車發展加速
1-9月累計,新能源汽車生產38522輛,銷售38163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9倍和2.8倍。
3、高端裝備自主創新有新成果
近年來機械工業科技發明和科技進步成果獲獎項數明顯增加,獲獎等級明顯上升,今年這一勢頭更為顯著。
4、自主創新繼續向關鍵零部件領域深化推進
在越來越多的高端主機裝備實現國產化突破的同時,此前明顯薄弱的關鍵零部件開始出現加速自主創新的喜人勢頭,液壓系統、軸承、數控系統、特種專用材料等陸續傳出可以替代進口的喜訊。
5、國際競爭力保持上升勢頭
表現之一:對外貿易實現較大順差
1-9月累計,機械產品進口2423億美元,出口2972億美元,前9個月已累計實現對外貿易順差549億美元。
表現之二:一般貿易出口金額占比和增幅均已超過加工貿易
1-9月累計,附加值較高的一般貿易出口1755億美元,同比增長10.52%;加工貿易出口940億美元,同比增長3.53%。一般貿易出口金額占比和增幅均大大超過加工貿易,表明我機械產品外貿出口的附加值在穩步提升。
6、地區結構繼續向預期方向調整
1-9月累計:主營收入增速:東部地區9.53%,中西部地區分別為12.29%和14.63%;利潤總額增速:東部地區14.13%,中西部地區分別為11.24%和34.52%;可見中西部地區發展速度繼續快于東部。
7、主營收入利潤率止跌回升,運營效率有所改善
“十一五”期間機械工業主營收入利潤率逐年提高,但進入“十二五”后則逆轉為逐年下降;令人欣慰的是,去年(2013年)開始止跌,比前年(2012年)略微回升了0.12個百分點,而今年1-9月延續了這一回升態勢,同比又回升了0.25個百分點。
1-9月累計:
機械工業總資產貢獻率為13.65%,同比提高0.25個百分點;資產保值增值率保持較好水平,為113.39%;流動資產周轉率為2.04次,同比提高0.03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用率7.18%,同比提高0.27個百分點。而資產負債率為55.71%,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
綜上所述,今年前9個月機械工業在“穩”增長的同時,在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方面也確有所“進”。
|